问题 | 无期徒刑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
释义 | 基层人民法院不能判死刑和无期,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此类案件。基层法院应将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移送中级法院审判,并可请求移送重大、复杂、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件。移送申请需在案件审理期限届满前十五日内提出,中级法院应在接到申请后十日内作出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法律分析 基层人民法院不能判死刑和无期。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基层人民法院对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基层人民法院对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一)重大、复杂案件;(二)新类型的疑难案件;(三)在法律适用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需要将案件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应当在报请院长决定后,至迟于案件审理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申请后十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移送的,应当下达不同意移送决定书,由请求移送的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同意移送的,应当下达同意移送决定书,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法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拓展延伸 无期徒刑的适用条件和执行方式是什么? 无期徒刑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刑罚,适用于犯罪行为极其严重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无期徒刑的适用条件包括:1.犯罪行为构成严重罪行,如故意杀人、强奸等;2.犯罪主体具有较为恶劣的主观恶性,如犯罪动机恶劣、手段残忍等;3.犯罪后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执行方式上,无期徒刑一般要在监狱中执行,犯罪分子将被剥夺自由,并接受一系列的教育、改造和惩罚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会根据犯罪分子的表现和改造情况,逐渐考虑是否减刑、假释或者特赦。总之,无期徒刑的适用条件和执行方式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安全。 结语 基层人民法院不能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这是为了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理。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以及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基层人民法院应当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同时,基层人民法院也可以请求将重大、复杂案件、新类型的疑难案件以及在法律适用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无论是移送还是不同意移送,法律都有明确的程序和要求。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障司法公正和法律适用的一致性。无期徒刑作为一种严厉的刑罚,适用于犯罪行为极其严重的情况,其执行方式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