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立案后下个流程是怎么样的? |
释义 | 刑事案件立案后下个程序,是侦查。公安机关对于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并且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一、被取保候审时算犯罪吗 被取保候审时不算犯罪,因为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不是刑罚处罚。刑事案件仍然按照法定程序来走,公安机关将相关证据移送到检察院后,关键要看检察院是否提起公诉,然后法院作出有罪还是无罪,罪重还是罪轻,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判决。如果证据不足检察院不提起诉讼或者法院判决无罪,则不算犯罪。如果法院判决有罪,就要依据法院的判决定罪量刑,执行相应的刑罚。 二、醉驾拘役判决书生效后多久内执行 醉酒驾驶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后,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公安机关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三、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刑法第八十八条的司法解释 时效延长,又称不受时效限制,《刑法》规定了两种情况:(1)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这里所说的“立案侦查以后”,是指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按照自己的管辖范围,对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案件予以立案,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罪轻或罪重的证据材料之日起。“受理案件以后”,是指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管辖的规定,接受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或被害人自诉案件之日起。(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控告”是指被害人对侵犯本人、本单位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向司法机关告诉,要求追究侵害人的法律责任的行为。“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是指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立案条件,又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例外情况,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却未予立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第一百一十六条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