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检察院立案监督期限的规定是什么?
释义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百五十七至五百五十九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立案决定进行审查的程序和要求,包括受理控告申诉、要求公安机关说明立案理由等,以确保公安机关依法履行立案职责。
    法律分析
    检察院立案监督期限没有明确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百五十七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行政执法机关,认为公安机关对其控告或者移送的案件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或者当事人认为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进行审查。
    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可能存在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情形的,应当依法进行审查。
    人民检察院接到控告、举报或者发现行政执法机关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经检察长批准,应当向行政执法机关提出检察意见,要求其按照管辖规定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第五百五十八条人民检察院负责控告申诉检察的部门受理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控告、申诉,应当根据事实、法律进行审查。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或者立案理由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负责捕诉的部门办理;认为公安机关立案或者不立案决定正确的,应当制作相关法律文书,答复控告人、申诉人。
    第五百五十九条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对于有证据证明公安机关可能存在违法动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或者利用立案实施报复陷害、敲诈勒索以及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等违法立案情形,尚未提请批准逮捕或者移送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立案理由。
    拓展延伸
    检察院立案监督期限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是怎样的?
    检察院立案监督期限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涉及到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的时间限制和操作方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检察院立案监督期限适用于各级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立案审查监督,包括刑事案件、经济犯罪案件以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案件。在实施方面,检察院会根据案件的性质、复杂程度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立案监督期限,并对办案人员进行指导和督促。同时,检察院还会通过内部审查、定期报告等方式,确保立案监督期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明确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检察院能够更好地履行其监督职责,保障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结语
    检察院在立案监督期限方面缺乏明确规定。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相关规定,被害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行政执法机关可以向检察院提出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不立案侦查的意见,检察院也有权对公安机关的立案决定进行审查。此外,检察院还负责控告申诉检察的部门接受对公安机关立案或不立案的控告和申诉,并进行审查。对于存在违法立案情形的案件,检察院会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立案理由。检察院立案监督期限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涉及到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的时间限制和操作方式,通过明确规定和有效实施,能够更好地保障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19修订):第六章 检察官的考核、奖励和惩戒 第四十条 检察官考评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五至九人。
    检察官考评委员会主任由本院检察长担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七章 职务、职级升降 第四十七条 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且本机关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通过适当方式面向社会选拔任职人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19修订):第四章 检察官的任免 第二十二条 发现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任命检察官的,任命机关应当撤销该项任命;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的任命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的,应当要求下级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请任命机关撤销该项任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