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义务的四个特征 |
释义 | 法律义务的四个特征具体如下: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势等因素,会对法律义务的设定发生重要影响; 3、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坚持义务法定,是法治国家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 4、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法律义务可能因一些情形的出现而变更、消灭,或产生新的法律义务。 法律义务的含义: 1、法律义务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社会责任,是保障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2、法律义务的表现形式; 3、一种是作为,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另一种是不作为,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 4、法律义务具有法定的强制性,违反法律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包括: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等。 法律上的义务又称“法律义务”,法律规范规定的,义务人按照权利人的要求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应当遵循的必要行为尺度。法律上的义务具有下列特点: 1、它是国家以法律形式严格规定的,离开法律规范的规定就不称为法律上的义务; 2、它是必要行为的尺度,这是指由于法律规范确定了义务人应当如何行为的准确界限,义务人在某一具体法律关系中不能有其他选择; 3、法律上的义务具有无条件的严格性,一般说来不能由义务人自行转让或减少,具有国家强制作用的属性; 4、义务人从事一定行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满足权利人的利益或国家的整体利益。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说法律上的权利体现了主体的社会自由,从而体现了主体的社会积极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原则,那么法律义务则反映了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社会责任原则。法律义务的实质在于,要求义务人作出一定的行为,从国家和法律的角度来看是必要的,必须的、应该的、有益的。 综上所述,因此在法律义务的范围内,法主要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使人们有组织、守纪律的工具而发挥职能的。正是从这个方面讲,法律义务才是与某一阶段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的表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