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探讨:绑架罪是否具备结果加重犯?
释义
    绑架罪是指利用暴力或胁迫手段劫持他人以勒索财物或满足不法要求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绑架罪有结果加重犯,包括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重伤或死亡。犯罪行为严重者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偷盗婴幼儿并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行为也将受到同样的处罚。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绑架罪是有结果加重犯的,绑架罪结果加重的情形包括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等。 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分析:绑架罪的刑事责任是否应当与结果加重犯进行区分?
    绑架罪的刑事责任与结果加重犯之间的区分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一方面,一些人认为绑架罪本身已经具备了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不需要进一步加重刑事责任。另一方面,也有人主张根据绑架罪的具体结果来增加刑事责任,以更好地反映犯罪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然而,这种区分是否必要以及如何界定结果加重犯仍存在争议。在法律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主观恶性、社会危害程度、犯罪手段以及对被害人的伤害等因素,以确定是否应当将绑架罪与结果加重犯区分对待。这涉及到法律的平衡和正义的追求,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公众的意见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以确保刑事责任的公正和合理。
    结语
    绑架罪的刑事责任与结果加重犯之间的界定备受争议。一方认为绑架罪本身已经严重,无需加重刑责;另一方则主张根据具体结果增加刑事责任,以更好反映犯罪的严重性。然而,该界定仍存在争议。在实践中,需综合考虑主观恶性、社会危害程度、手段及对被害人的伤害等,以确定是否区分对待。法律的平衡和正义的追求需综合社会意见,确保刑责公正合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条之四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六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9: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