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是否在监视居住期间被判有罪?
释义
    监视居住后的判刑与侦查结果和法院判决有关,犯罪则定罪量刑,不构成犯罪则解除监视居住。根据刑事诉讼法,逮捕条件下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被监视居住,包括生活不能自理者、孕妇、哺乳妇女、唯一扶养人以及案件特殊需要。
    法律分析
    监视居住后是否会对被监视居住人判刑要根据侦查机关的侦查结果和法院判决决定,构成犯罪的,依法定罪量刑,不构成犯罪的,立即解除监视居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拓展延伸
    监视居住期间的刑事定罪判决程序
    在监视居住期间,刑事定罪判决程序是指对被监视居住的个体在犯罪行为被指控后进行的审判程序。该程序包括了调查、起诉、辩护、审判和判决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相关证据将被收集、分析和呈现给法庭,辩护律师和检察官将提出各自的观点和辩护意见。法庭将依据法律规定和证据的可信度,对被指控人是否有罪进行判断。如果被判有罪,将会根据刑法规定进行相应的刑罚。监视居住期间的刑事定罪判决程序确保了被指控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公正和秩序。
    结语
    根据侦查机关的调查结果和法院的判决,对于被监视居住的人是否会被判刑,将根据是否构成犯罪来决定。如果构成犯罪,将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定罪和量刑;如果不构成犯罪,将立即解除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一种特殊的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于符合特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监视居住期间,刑事定罪判决程序将确保被指控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并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秩序。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2: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