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事假扣工资是否合法? |
释义 | 根据规定,工作人员请事假全年累计未超过20天或一次性事假未超过15天的,将按原工资照发。如果请事假全年累计超过20天或一次性事假超过15天,将按照本人基本工资的70%计发超过天数的工资。若请事假全年累计超过30天,将按照本人基本工资的50%计发超过天数的工资。而如果全年事假累计超过60天,将停发本人全部工资。此外,工作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假满未经续假而逾期不归的,将被视为旷工处理。 法律分析 1、工作人员请事假全年累计未超过20天或一次性事假未超过15天(不含公休节假日,下同)的,原工资照发。 2、工作人员请事假全年累计超过20天或一次性事假超过15天的,其超过天数的工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70%计发。 3、工作人员请事假全年累计超过30天的,其超过天数的工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50%计发4、工作人员全年事假累计超过60天的,超过天数停发本人全部工资。 5、工作人员凡未经请假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者假满未经续假而逾期不归的,按旷工论处。 拓展延伸 事假扣工资的合法性及相关法律规定 事假扣工资的合法性及相关法律规定是一个涉及劳动法和雇佣关系的重要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有权根据员工的请假情况扣除工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扣工资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限制。根据法律规定,雇主只能在员工无故缺勤或违反请假规定的情况下扣除工资。此外,扣工资的数额也应当合理,并且不能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如果雇主未经合法程序扣除工资,员工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寻求法律保护。因此,事假扣工资必须遵循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合法性和公平性。 结语 扣工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遵循合理条件和限制。根据劳动法,雇主有权在员工无故缺勤或违反请假规定时扣除工资。扣工资的数额应合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若雇主未经合法程序扣工资,员工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寻求法律保护。因此,事假扣工资必须合法公平,确保员工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九条 机关、事业单位已安排年休假,工作人员未休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只享受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一)因个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 (二)请事假累计已超过本人应休年休假天数,但不足20天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