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产税偷税漏税的法律责任 |
释义 | 偷税漏税行为在我国刑法中并无具体罪名,但根据《刑法》第201条和第203条,可视为偷税罪或逃避追缴欠税罪。在认定犯罪情况下,对行为人的处罚较为严重,显示对偷税漏税行为零容忍。 法律分析 现实中,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偷税漏税,这样的行为显然都是违法的,而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构成犯罪。但是,偷税漏税罪这是一个俗称的罪名,应该讲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规定此罪名。我国《刑法》第201条规定了偷税罪,第203条规定了逃避追缴欠税罪。在认定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行为人作出的处罚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换言之此时对偷税漏税行为的处罚是相对比较严重的。 拓展延伸 房产税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房产税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是指对于那些故意或者过失地逃避、偷漏房产税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和后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一旦发现有人违反房产税法规,可能面临严重的处罚和制裁。这些后果包括但不限于罚款、滞纳金、追缴欠税、加收利息、限制房产交易、冻结银行账户、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责任。此外,违法行为还会对个人信用记录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信用评级下降,难以获得贷款、购房等金融服务。因此,遵守房产税法规,按时缴纳房产税是每个房产所有人应尽的法律义务,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后果和风险。 结语 遵守税法、按时缴纳税款是每个公司和个人的法律义务。偷税漏税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构成犯罪。尽管我国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偷税漏税罪名,但偷税罪和逃避追缴欠税罪的规定适用于此类行为。对于违反房产税法规的行为,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罚款、滞纳金、追缴欠税、限制房产交易等。此外,违法行为还会对个人信用记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遵守税法、缴纳税款是每个人的法律责任,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后果和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三章 应 纳 税 额 第二十四条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十三条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申报纳税。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 纳税人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应当在注销中国户籍前办理税款清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