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强迫职工劳动罪的特征
释义
    侵犯的客体是劳动者的人身自由权和休息休假权利。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于劳动合同所确立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一种社会关系,其双方地位平等。强迫职工劳动的行为,侵犯了职工的人身自由权利和休息休假权利。侵犯的对象,包括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客观方面表现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这里的违反劳动管理法规,是指违反我国《劳动法》及其相应的法律法规。认定客观方面要注意三点:一是必须表现为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二是强迫劳动,其表现形式有:以殴打、没收押金和集资款强迫劳动,强迫超体力劳动,强迫长时间劳动,强迫劳动不给报酬或少给报酬等;三是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这是罪与非罪的界限之一。
    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用人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这里的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是指雇佣职工为其劳动的企业或者个体经济组织。
    一、劳动关系的解除包含哪些类型
    (一)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
    (二)过失性、非过失辞退。过失性辞退即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予以辞退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消灭。
    (三)裁员和辞职。用人单位濒临破产或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被裁员人员即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
    (四)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32条规定了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3种情况:
    1、在试用期内;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五)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