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解决集体合同争议的方法 |
释义 | 《劳动法》第84条对集体合同发生纠纷情况的解决途径为:1、对于签订集体合同引发的争议,当事人应通过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协调处理;2、对于履行集体合同引发的争议,当事人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不服仲裁裁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无权调解集体合同争议。 法律分析 为你解读关于《劳动法》第84条对集体合同发生纠纷情况中根据两种问题应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劳动法》第84条对集体合同发生纠纷情况分为两种: 1、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对这种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当通过协商自行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书面提出协调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进行协调处理。劳动行政部门协调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时,应组织同级工会代表、企业方面的代表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共同进行。在协调处理时,双方当事人应选派代表3至10名,并指定一名首席代表参加。为保证职工代表在协商处理过程中充分行使权利,企业不得在此期间解除与职工代表的劳动关系。 劳动行政部门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应自决定受理之日起30天内结束。争议复杂或在影响处理的其他客观原因需要延期的,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协调处理结果由劳动行政部门制作《协调处理协议书》,协议书下达后,双方应当执行。 2、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劳动法》第84条第2款明确规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由于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无权调解。 结语 根据《劳动法》第84条对集体合同发生纠纷情况的规定,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应选择相应的解决途径。对于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应通过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申请协调处理。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则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处理争议时,各方应遵守相关程序和规定,以确保公正和合法性。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集体合同争议中无权调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十章 农村经济发展 第八十六条 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当把扶贫开发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入。 国家鼓励和扶持金融机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投入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挪用扶贫资金。审计机关应当加强扶贫资金的审计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承包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互换、转让 第三十五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的,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二章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第十条 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方式、期限、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流转等,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法管理集体资产,为其成员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组织合理开发、利用集体资源,壮大经济实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