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职务犯罪中,主观故意和动机是判断犯罪性质、轻重,以及量刑的重要依据。主观故意是指犯罪人有预谋、计划或者明知后果将会发生而仍然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动机是指犯罪人犯罪的根本原因或目的。法律认为,主观故意和动机对于刑罚的认定和量刑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三条: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或者应知其行为将会造成某种后果,但仍然决心实施该行为的行为。动机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的根本原因或目的。 《刑法》第六十二条:对于具有故意犯罪行为的罪犯,应当根据所犯罪行的危害程度、社会危害程度、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程度等因素,依照法律规定从轻、减轻、加重或者从重处罚。 《刑法》第六十五条:对于具有故意犯罪行为的罪犯,应当从严惩处;对于具有非故意犯罪行为的罪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综合来看,职务犯罪中的主观故意和动机是与量刑相关的重要因素,对于判断犯罪性质、轻重,以及量刑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具有故意犯罪行为的罪犯,应当从严惩处,而对于具有非故意犯罪行为的罪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