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违法和非法有什么区别 |
释义 | 非法和违法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非法,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者处于法律没有规定的范畴;违法,特定的法律主体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或导致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 2、适用范围不同。非法,触犯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违法,行为者有故意或过失的行为。 一、违法行为有以下类型: 1、行政违法行为。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不构成犯罪的过错行政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3、犯罪行为。违反刑法,刑法明确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二、违法的构成要件包括: 1、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2、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3、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4、违法者必须具体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综上所述,不管是非法还是违法,都是法治社会不允许的行为,每一位公民都有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违法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七十四条 【确认违法判决】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二)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 (一)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二)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