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的途径有哪些?
释义
    股东的退出方式有股权转让、公司减资、要求公司回购、解散公司和破产清算退出。股东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享有所有者权利,包括参与重大决策、分配盈利、选择管理者等。股东之间地位平等,原则上享有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出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
    法律分析
    股东的退出方式有以下几种:
    1、股权转让,受让人为公司股东的,可以直接转让;
    2、公司减资,通过公司减资实现股东退出,本质是公司回购退出股东的出资;
    3、要求公司回购,要求公司以合理的价格回购股东持有的股份,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条件;
    4、解散公司;
    5、破产清算退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东退股即退出公司,指在公司存续期间,股东基于特定事由,收回其所持股权的价值,从而绝对丧失其社员地位的制度。
    股东,即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投资人,股东作为出资者按佢出资数额(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股东中的东,原意指“主人”(东家),股东,即持股的主人,简单理解就是“老板”。
    股东的主要权利是:参加股东会议对公司重大事项具有表决权;公司董事、监事的选举权;分配公司盈利和享受股息权;发给股票请求权;股票过户请求权;无记名股票改为记名股票请求权;公司经营失败宣告歇业和破产时的剩余财产处理权。股东权利的大小,取决于股东所掌握的股票的种类和数量。
    1、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根据《公司法》,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2、股东之间关系上,股东地位一律平等,原则上同股同权、同股同利,但公司章程可做其他约定。
    注意: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
    1、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根据《公司法》,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2、股东之间关系上,股东地位一律平等,原则上同股同权、同股同利,但公司章程可做其他约定。
    注意: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
    结语
    股东的退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股权转让、公司减资、要求公司回购、解散公司以及破产清算退出。股东作为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投资人,享有分享收益、决策权以及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股东之间地位平等,原则上享有同等的权利与利益。然而,公司章程可做其他约定。需要注意的是,国有独资公司在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有特殊规定,由国家单独出资,并由相应政府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9: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