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遭受的罪行是什么? |
释义 | 猎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构成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罪,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罪行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管理制度、非法猎捕、杀害行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以及故意主观意图。这些罪行的刑罚将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法律分析 猎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构成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罪。 我国法律律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构成要件有: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但可以归纳为3类:猎取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捕捞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杀害珍贵、濒危的陆生或水生野生动物。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也可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可能是为了出卖牟利、自食自用、馈赠亲友或者出限取乐的目的,都可以构成本罪。 拓展延伸 揭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遭受的非法活动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我国珍贵的生态资源,然而,它们却常常遭受到各种非法活动的侵害。这些非法活动包括盗猎、贩卖、非法交易等。盗猎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视法律法规,采取各种手段捕捉这些保护动物,导致它们的数量不断减少。贩卖和非法交易环节更是使得这些动物的命运雪上加霜,它们被非法出售给不法分子,或被用于制作药材、饰品等非法商品。这些非法活动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损害了国家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因此,揭露这些非法活动,加强保护动物的法律执行力度,是保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重要任务。 结语 保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构成了严重的犯罪行为。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对违法者将予以严厉处罚。我们应当加强对这些非法活动的揭露和打击,加强法律执行力度,以保护这些珍贵资源的安全。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生存与繁衍,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与稳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