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内容是什么
释义
    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内容是总则、权益披露、控制权变动披露、要约收购、监管措施与法律责任、附则六章。为了规范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保护公众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证券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制定。
    一、管理层收购存在哪些风险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
    2、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这突出的表现在信息披露、强制收购、程序合法、一致行动等方面不合规导致收购失败。
    3、反收购风险,由于有些并购并不是两相情愿,目标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时,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董事会采取的反并购措施导致并购两败俱伤。
    二、股票回购注销是有利的吗
    股票回购注销是有利的。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回购注销后,提高了其股价的竞争力,维护了投资者的股票利润。以前,上市公司很难回购股票。现在,只要股价被低估,上市公司就可以自己救市。可以说,这是非常可操作的。本公司股份的收购和质押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2、与持有公司股份的别的公司合并;
    3、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4、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和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股份;
    5、将股份转换为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份的公司债券;
    6、上市公司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是必要的。
    三、要约收购价低于市场价怎么办
    收购人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要约收购的,对同一种类股票的要约价格,不得低于要约收购提示性公告日前
    6个月内收购人取得该种股票所支付的最高价格。要约价格低于提示性公告日前
    30个交易日该种股票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的,收购人聘请的财务顾问应当就该种股票前
    6个月的交易情况进行分析,说明是否存在股价被操纵、收购人是否有未披露的一致行动人、收购人前
    6个月取得公司股份是否存在其他支付安排、要约价格的合理性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三条,公众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5: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