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行为能力与诉讼能力的关系 |
释义 | 法律分析:诉讼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表现方式之一。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被称为行为能力。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承担义务,使法律关系发生、改变或消灭的资格。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可分为完全行为能力、有限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三种情况。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或者代表行使。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总之民事行为能力为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提供了现实条件。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为自己或者他人独立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一、自然人和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区别有哪些 自然人和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区别如下: 1、属性不同 自然人具有自然属性;法人不具有这一属性。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其依法产生、消亡。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称为该国的公民。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规律进行。而法人不具有这一属性。 2、民事主体不同 虽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体,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体,即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体;如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法都规定,公司法人必须由两人以上的股东组成。对比之下,自然人则是以个人本身作为民事主体的。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体。如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法都规定,公司法人必须由两人以上的股东组成。对比之下,自然人则是以个人本身作为民事主体的。 3、代表不同 法人代表社会组织;自然人是单个人。自然人不一定有法人资格,是以生命和血缘为生存特征的单个人。法人不是个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只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4、法人是具有独立民事权利能力及行为能力的组织,是通过法律拟制的人,不具有生命等其他生物的自然属性。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自成立之时起就同步享有的,而自然人取得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取得的时间并不同步。法人的产生、发展消灭都是由法律所决定的。 二、法人主体是什么意思?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所谓法人主体,就是指该依法成立的法人本身。法定代表人,则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