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安全生产十看十查内容 |
释义 | 查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是否落实,看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是否层层落实。查安全管理机构是否设立,看安全管理员是否配备。查有无“三违”情况,看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操作规程是否建立,企业安全管理是否严格。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建立情况,看从业人员是否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查安全生产投入情况,看劳动防护用品是否发放、安全设施设备是否设置配备。 除此之外还有查重点设施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状况,看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查企业开展隐患整改排查治理情况,看隐患是否整改到位;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的情况,看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是否落实;查重大危险源监管情况,看重大危险源是否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和应急预案制定是否到位;查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情况,看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完善、有效。 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二、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预警预防机制 (一)生产安全事故监控与信息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报后,立即向公安110报警,同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紧急情况下现场有关人员或单位可越级上报。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主要危害物质及危险源、事故性质、波及范围、事故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二)预警行动 各企业生产安全应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迅速按照应急预案,组织专家对事故发生地的危害进行辩识评估,确定事故影响的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从而对警情做出准确及时判断,初步确定响应级别,并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则应急响应关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第二十一条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