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业贿赂行为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
释义 | 商业贿赂的特征和方式。商业贿赂主要由经营者以财物手段或其他手段向对方单位或个人行贿,以达到销售商品或购买商品的目的。贿赂手段包括现金、实物回扣,以及软回扣如高消费招待、旅游观光等。此外,经营者还可能通过为对方提供明显可营利的业务项目、物资批件及合同等方式进行贿赂。 法律分析 有下列特征: 1.主体是经营者,赌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 2.目的是为销售商品或者购买商品。 3.手段有两类,即财物手段和其他手段。 有下列方式: 1.现金、实物回扣。 2.软回扣,如高消费招待、酒巴包厢享乐、提供出国机会及风景旅游观光。 3.为对方提供明显可营利的业务项目、物资批件及合同。 拓展延伸 商业贿赂行为的预防与打击措施 商业贿赂行为的预防与打击措施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的商业环境。首先,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明确的职责分工、审批制度和财务监管机制,以减少贿赂行为的发生。其次,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使其能够正确识别和拒绝贿赂。此外,建立举报机制和保护举报人的权益,鼓励员工积极揭发贿赂行为。另外,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惩处违法者,形成威慑效应。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商业贿赂行为,建立国际反贿赂合作机制,共同维护全球商业秩序的公正和公平。通过综合应用这些预防与打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促进健康可持续的商业发展。 结语 商业贿赂行为的预防与打击措施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的商业环境。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员工教育与培训,建立举报机制与保护举报人权益,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商业贿赂行为,是有效减少商业贿赂行为、促进健康可持续商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只有在公正公平的商业秩序下,我们才能迈向繁荣与发展的未来。 法律依据 《刑法》第164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