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单方变岗调薪是否有效 |
释义 | 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如约履行,由于公司发生合并、更名,更名后的单位应履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由用人单位承担的义务。根据合同的约定,单位有权根据评估标准及职工的工作能力和表现,调整职工工作岗位,前提是协商一致。 一、监事要签劳动合同吗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二、用人单位不愿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投诉。用人单位不签订合同的法律责任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以上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三、劳动合同应具备的内容有哪些 劳动合同应具备的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即劳动合同的有效时间。 2、工作内容。即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种),以及工作应达到的数量、质量指标或者应当完成的任务。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即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及其他劳动条件,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 4、劳动报酬。即在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工资。 5、劳动纪律。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工作秩序和规则。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即除了期限以外其他由当事人约定的特定法律事实,这些事实一出现,双方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即当事人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者不完全履行劳动合同,所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