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伙企业主的个人所得税问题 |
释义 | 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应按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并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计算个人所得税。具体计算方法为:将帐面利润加上已支付给投资者的工资,再减去费用扣除标准,得到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分配比例,最后根据适用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法律分析 问:你好,咨询一下,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在计算所得税时,如果帐面利润10万元,计算时用10万-2.4万元=7.6万元再乘以投资者投资比例乘以适用税率减速算数?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第五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前款所称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企分配给投资者个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第六条规定:凡实行查账征税办法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投资者的费用扣除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参照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标准确定,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1997]43号)第三条规定:个体户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据此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你单位帐面利润10万元应加上平时已付给投资者的工资(如果投资者平时也拿工资),再加上其他需要纳税调整的事项减去投资者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标准(目前为每个投资者每年24000元),据此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分别计算每位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再据适用税率减速算数,分别计算各自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结语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应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投资者的费用扣除标准参照个人所得税法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标准确定,且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您单位的帐面利润10万元应根据上述规定进行相应的税务调整,再根据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计算每位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并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各自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九章 农民权益保护 第六十九条 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承担纳税义务。税务机关及代扣、代收税款的单位应当依法征税,不得违法摊派税款及以其他违法方法征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