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指职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行为,给单位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为防范职务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单位应该加强管理,规范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职务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1.《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共财物或者职务上管理的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刑法》第三百六十五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或者侵占公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四十四条:公务员应当以廉洁自律为荣,以贪污受贿为耻。公务员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七条:行政监察机关的任务是监督和检查行政机关、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宪法、法律和行政纪律的尊严和权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