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司躲避债务的行为有哪些
释义
    1、利用公司分立方式规避债务
    在原企业基础上分设若干新企业,改制时,将原企业的有效资产划转到新企业,债务保留在原企业,原企业并不破产关闭或注销,而是留下一副空架子来应付债务。或者说在改制时,由企业集团公司将债务留下,却设法将有效资产转移给子公司,集团公司仅变为一个管理机构,不再直接从事经营,而以前所有的债务都由集团公司来承担。
    2、利用承包、租赁和转让方式规避债务
    有些企业将全部资产租赁给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其它单位或个人,原企业骨干人员随之转移到新企业去上班。如果承包、租赁给个人,作为贷款物资保证的企业资产不断减少,这些个人对贷款的本金利息不负任何责任,企业在最后破产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便通过变卖设备和土地的办法获得资金,但在转让中却往往并不安排偿还贷款,造成实际上的规避债务。
    3、利用对外投资方式规避债务
    经营者将企业主要的生产设备、厂房、楼宇等有效资产抽逃,投资组建新的有限责任公司,把债务和不良资产留在原企业。结果新公司有资无债,原企业有债无资,只剩一块牌子,一个法定代表人承担债务。等到债权人索债时,对于所欠贷款,企业已经丧失实际的偿还能力。
    一、企业借转制之机大量废置金融债权
    到2000年底,某市通过转制逃废或悬空银行贷款的企业317户,占转制企业的32.8%,逃废或悬空银行贷款14.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2%。从调查的情况看,该市企业利用转制逃废银行债权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
    1、“金蝉脱壳”,新旧分离。有的转制企业实施法人分立,分立的新企业使用原厂的资产,不承担原厂的银行债务。
    2、承包租赁,搁置债权。企业实行承包租赁,承包租赁费中不考虑银行贷款本息的因素,使银行贷款彻底悬空。
    3、股份合作,逃避贷款。这种形式多是规模小\资金少、生产经营活动不正常的企业,由于采取了股份合作的经营方式,企业及职工只关心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以增加股金的资产含量,对债务却采取逃、躲、绕的办法。
    4、整体出售,悬空贷款。在企业转制中搞整体出售的企业应全额承担债务,但有些企业却没有承担。
    5、破产解体,废置债权。在转制过程中,某市有些企业套用国家“兼并破产和减员增效”的试点城市政策,实施破产解体,造成了国家信贷资金的大量损失。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