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点 |
释义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是国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使用危险方法侵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或者重大公私财产权的行为。 一、交通肇事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区别是什么 交通肇事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区别为交通肇事指的是违反了交通管理法规,导致了他人受伤、死亡,并且逃离了事故现场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指的是故意放火和投放危险物品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刑法》对交通肇事罪和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所作的定义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从犯罪构成上谈两罪区别 1、犯罪客体不同。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方面的要求不同。 交通肇事罪要求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且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从司法实践来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主要表现为: (1)以私设电网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2)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3)以制、输坏血和病毒血的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4)以向人群开枪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 3、主观方面的故意不同。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属于过失犯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属于故意犯罪。 在实践中,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它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会发生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安全的严重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在实践中,这种案件除少数对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持希望态度,由直接故意构成外,大多数都是行为人持放任态度,属于间接故意。 二、同时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主要会包括: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爆炸罪的构成四要素包括哪些 (一)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由于爆炸罪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所以法律起规定这种犯罪处罚年龄的起点较低。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爆炸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本罪侵害的对象是的工厂、矿场、港口、仓库、住宅、农场、牧场、公共建筑,或者其他公私财产,以及不特定的人、畜。如果用爆炸的方法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等交通工具,或者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等交通设备,虽然使用的是爆炸的方法,也危害了公共安全,但由于破坏的是特定的危险对象,所以应当分别以破坏交通工具罪或破坏交通设备罪处理。 (三)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引起爆炸,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犯本罪的动机多种多样,如出于报复、嫉妒、怨恨、诬陷等。犯罪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四)犯罪客观方面 如果行为实施的爆炸行为是指向特定的人或者特定的公私财物,并且有意识地把破坏的范围限制在不危害公共安全的范围,客观上也未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则不应定爆炸罪,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构成什么罪就定什么罪。 如果行为人实施的爆炸行为是指向特定的人或者特定的公私财物,并且有意识地把破坏的范围限制在不危害公共安全的范围,客观上也未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则不应定爆炸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量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是指故意隐匿、故意销毁有法定保存义务的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