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定罪
释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罚标准和构成要件,以及个人信息泄露后的处理方法。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罚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般情况不属于犯罪行为;泄露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主观方面;个人信息泄露后的处理方法包括更换账号、报案、律师起诉、收集证据和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
    法律分析
    一、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刑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判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般情况不属于犯罪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泄露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泄露个人信息罪,达到犯罪情节,其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了: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故意。
    三、个人信息泄露怎样处理
    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之后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更换账号。
    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并且不更换密码,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
    2.报案。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
    3.律师起诉。
    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
    4.收集证据。
    5.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
    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用这些信息盗用账号,甚至还可能骗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一旦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亲朋好友,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
    结语
    个人信息泄露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般情况下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网络服务提供者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致使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并造成严重后果,将受到相应的刑罚。个人信息泄露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个人信息、故意行为等。在个人信息泄露后,我们可以采取更换账号、报案、寻求律师起诉、收集证据以及提醒身边亲朋好友防止被骗等方式来应对和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三条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三条 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
    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