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持有信用卡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持有伪造的信用卡、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使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等情形。根据法律规定,此类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的处罚。若数量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的处罚。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犯罪的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法律分析 1、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中的“非法”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明知自己持有的是他人的信用卡,客观上具有通过诈骗、盗窃、抢夺、抢劫等非法方式获取信用卡的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四)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第二款罪的,从重处罚。 拓展延伸 信用卡盗窃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是什么? 信用卡盗窃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信用卡盗窃者将会面临严厉的法律责任和相应的处罚措施。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信用卡盗窃可被视为盗窃罪或欺诈罪。一旦被定罪,盗窃者可能面临拘留、罚款、监禁、缓刑或社区服务等处罚。此外,被盗窃的信用卡持有者也有权要求追回损失,并可能向盗窃者提起民事诉讼。为了预防信用卡盗窃,人们应保护好自己的信用卡信息,及时报告丢失或盗窃情况,并与相关银行或机构合作进行调查和追踪,以维护自身权益和打击犯罪行为。 结语 信用卡盗窃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信用卡盗窃者将会面临严厉的法律责任和相应的处罚措施。被盗窃的信用卡持有者有权要求追回损失,并可能向盗窃者提起民事诉讼。为了预防信用卡盗窃,人们应保护好自己的信用卡信息,及时报告丢失或盗窃情况,并与相关银行或机构合作进行调查和追踪,以维护自身权益和打击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三章 业务准入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申请开办信用卡业务,可以在一个申请报告中同时申请不同种类的信用卡业务,但在申请中应当注明所申请的信用卡业务种类。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四章 发卡业务管理 第五十四条 经持卡人申请开通超授信额度用卡服务后,发卡银行在一个账单周期内只能提供一次超授信额度用卡服务,在一个账单周期内只能收取一次超限费。如果在两个连续的账单周期内,持卡人连续要求支付超限费以完成超过授信额度的透支交易,发卡银行必须在第二个账单周期结束后立即停止超授信额度用卡服务,直至信用卡未结清款项减少到信用卡原授信额度以下才能根据持卡人的再次申请重新开通超授信额度用卡服务。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四章 发卡业务管理 第四十二条 发卡银行应当根据总体风险管理要求确定信用卡申请材料的必填(选)要素,对信用卡申请材料出现漏填(选)必填信息或必选选项、他人代办(单位代办商务差旅卡和商务采购卡、主卡持卡人代办附属卡除外)、他人代签名、申请材料未签名等情况的,不得核发信用卡。 对信用卡申请材料出现疑点信息、漏填审核意见、各级审核人员未签名(签章、输入工作代码)或系统审核记录缺失等情况的,不得核发信用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