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证人出庭规定及流程
释义
    证人出庭作证程序包括:申请证人出庭、法院审查并通知证人、告知证人权利义务、质询和对质。该程序规定了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保证了证人作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法律分析
    所谓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在民事诉讼中是指案件在审理过程中,知晓案件情况的证人出庭作证,以口头言词的形式就自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如实向法庭陈述,并接受双方以质询的方式进行质证,或者法官以询问的方式进行审查所应遵循的方式、方法和步骤。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该规定是民事诉讼中法定单位或公民是否有承担作证义务的标准,也是判断证人资格的唯一标准。
    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
    2、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如果予以准许的,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承担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3、证人出庭后、作证前,审判人员要告知其作证的权利和义务;
    4、证人接受当事人的质询以及审判人员的询问;必要时,可以让证人相互进行对质。
    拓展延伸
    证人出庭程序的法律要求与程序指南
    《证人出庭程序的法律要求与程序指南》是针对证人出庭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操作指南的综合性指导文件。该指南详细阐述了证人出庭的法律要求,包括证人传唤、宣誓和作证的程序,以及证人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该指南还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引,包括证人出庭前的准备工作、出庭时的行为规范、证人证言的要求等。通过遵循该指南,可以确保证人出庭过程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顺利进行。无论是律师、法官还是证人本人,都可以依据该指南进行相关操作,以维护司法公正和证据的真实性。
    结语
    证人出庭作证是民事诉讼中重要的程序,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包括当事人申请、法院审查、通知证人、告知权利和义务、质询和审查等环节。《证人出庭程序的法律要求与程序指南》提供了详细的法律要求和操作指引,确保证人出庭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律师、法官和证人本人都应遵循该指南,以维护司法公正和证据的真实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4: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