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导致国家 一、 二、三级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导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损毁的应予立案。 一、发现盗墓贩卖文物判几年 盗墓贩卖文物判三年,个别情节比较严重的盗掘行为,所对应的刑罚也不一样:确定为盗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或者古墓葬的,视情节严重程度,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且处相关罚金,严重的没收财产。 二、打碎文物要坐牢吗 无意打碎文物,如果该文物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涉嫌过失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过失损毁文物罪的四个构成条件是什么 过失损毁文物罪的四个构成条件是: 1、对象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关于珍贵文物的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损害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 3、主要部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过错,即应当预见其行为可能损害珍贵文物,但因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或者预见其行为可能损害珍贵文物,但可以轻信可以避免,造成珍贵文物的损害和严重后果,行为人故意不构成本罪的,应当是故意损毁文物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