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了解如何向政府提起行政诉讼 |
释义 | 如何对政府提起行政诉讼及其法律依据。行政诉讼要求符合特定条件,包括明确的原告、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并在规定时间内递交起诉状。如果书写起诉状困难,可以口头起诉并提供书面凭证。个人起诉政府属于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 一、如何对政府提起行政诉讼 1、对政府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应该收集好证据材料,在政府作出复议决定的15日内,写好起诉状,向人民法院递交上去,若是书写起诉状对于当事人来说太困难的,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 2、法律依据: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个人起诉政府是行政诉讼吗 拓展延伸 行政诉讼程序及注意事项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政府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法律途径。了解行政诉讼程序及注意事项对于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行政诉讼程序包括诉讼主体资格审查、起诉状的提交、立案受理、庭审、判决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要求和程序。在行政诉讼中,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合理选择诉讼请求、严格遵守法定诉讼期限等。此外,了解行政诉讼的特点和规定,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政府行政诉讼需要当事人在政府作出复议决定的15日内收集好证据材料,写好起诉状并递交给人民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起诉需满足原告身份、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符合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管辖。如书写起诉状困难,也可采取口头形式。行政诉讼是一种维护权益的法律途径,了解程序及注意事项至关重要,包括资格审查、起诉状提交、立案受理、庭审和判决等环节。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合理选择诉讼请求、遵守法定诉讼期限等是行政诉讼中的重要注意事项。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能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九条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