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地上干活老板不给钱如何解决
释义
    拖欠工资应通过协商解决,若无效可通过劳动保障机构投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包括劳动纠纷案件诉讼、强制执行和劳务欠款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
    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拓展延伸
    如何维护工人权益,解决工地上未支付工资的问题
    在工地上干活却未能获得应有的报酬,这是一个常见但令人沮丧的问题。为了维护工人的权益并解决工地上未支付工资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与雇主进行积极的沟通,明确工资支付时间和金额,并要求书面合同以确保双方权益。如果沟通无果,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维权途径和法律程序。同时,与其他受影响的工人联合起来,共同维护权益,可能会增加维权的成功率。此外,还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或工会举报,寻求帮助和支持。最后,如果以上方法仍然无效,可以考虑采取法律途径,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未支付的工资,并寻求赔偿。维护工人权益需要坚定的意志和合理的策略,但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最终解决工地上未支付工资的问题,保护工人的权益。
    结语
    维护工人权益,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和诉讼等法律途径。与雇主积极沟通,签订书面合同,咨询律师并联合其他工人维权,向监管部门举报,最终可考虑提起诉讼。坚持不懈努力,保护工人权益,解决工地上未支付工资问题。
    法律依据
    《劳动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