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是否违法将公司资金挪为私用?
释义
    私自挪用公司资金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272条,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司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未归还超过3个月、进行营利或非法活动的,将受刑罚。国有单位工作人员有此行为也将受罚。如在公诉前归还资金,可减轻处罚。挪用资金罪的主体为公司工作人员,不包括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者。挪用公司资金会损害公司利益,即使是自己的公司也会构成犯罪,必须有正当用途并获得股东签字方可合法。
    法律分析
    一、私自挪用自己公司的资金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犯罪的,公司的资金属于公司的,不等于个人的。如果纠纷没有出现的话,及时归还,如果出现纠纷的,及时处理赔偿,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理的。
    《刑法》
    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挪用资金罪的主体要件有哪些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二是上述公司的工作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工。上述的董事、监事和职工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三是上述企业以外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职工,包括集体性质的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另外在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其他职工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只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挪用资金的行为是会让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失,即使是属于自己的公司如果私自的挪用同样会构成犯罪,但如果在挪用了之后未超过三个月并及时的归还,那么就不会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公司的资金在使用时一定要有正归的用途,而且要股东签字,这样才能算是合理、合法的。
    结语
    挪用公司资金属于犯罪行为,即使是自己的公司也不得私自挪用。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挪用公司资金的工作人员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数额巨大者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国有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将受到类似的定罪处罚。然而,如果在挪用资金后及时归还,且未超过三个月,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公司资金的使用应当合理合法,有明确用途,并经股东签字批准,以确保合法性和规避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四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9: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