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内容概述
释义
    履约保证金是一种履约担保形式,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规定,中标人应按要求提交不超过中标合同金额10%的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的目的是防止承包人违约并补偿发包人的经济损失。
    法律分析
    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为: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通用合同条款4.2条规定:承包人应保证其履约担保在发包人颁发工程接受证书前一直有效。发包人应在工程接受证书颁发后28天内把履约担保退还给承包人。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不得超过中标合同金额的10%。履约担保是工程发包人为防止承包人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违反合同规定或违约,并弥补给发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其形式有履约保证金、履约银行保函和履约担保书三种。
    拓展延伸
    新的履约保证金政策解读
    根据最新的履约保证金规定,为了加强合同履约管理,保障各方合法权益,我国对履约保证金制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完善。新政策要求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按照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履约保证金,并将其存入指定的监管账户。履约保证金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合同履约义务的履行,一旦发生违约行为,受损方可以依法申请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履约保证金。同时,新政策还规定了履约保证金的退还条件和程序,为各方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权益保障。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商业合同的诚信履行,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提升市场信用水平。
    结语
    新的履约保证金政策规定了合同履约的管理和保障措施。根据最新规定,合同当事人需按照合同金额的比例缴纳履约保证金,并存入监管账户。履约保证金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合同履约义务的履行,一旦发生违约行为,受损方可申请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保证金。新政策还规定了退还条件和程序,为各方提供明确的权益保障。此举有助于促进商业合同的诚信履行,减少合同纠纷,提升市场信用水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二条 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一百零二条 被取保候审人没有违反本规定第八十九条、第九十条规定,但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重新故意犯罪被立案侦查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暂扣其交纳的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根据有关判决作出处理。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八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