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司异地搬迁的员工补偿标准是怎样
释义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3条规定:如果劳动合同签订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严重的变化导致了劳动者无法履行合同的话,经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协商之后,需要因为未变更的劳动合同的内容达成相应的协商而解除劳务合同。
    公司在搬迁之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协商,劳动者如果依然愿意继续与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的,那么用人单位就不需要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赔偿。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6的规定:如果因为公司搬迁的原因造成劳动者无法在用人单位继续工作的话,用人单位至少需要提前30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务合同。用人单位还需要对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赔偿金。用人单位需要根据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每满一年,就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满6个月但是不满一年的,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如果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不满6个月的,那么需要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如果劳动者的工资高于当地市级人民政府所公布的人均平均工资的3倍的话,其工作的用人单位也需要按照3倍的数额进行赔偿,但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的年限最高不可以超过12年。
    如果劳动者因为公司搬迁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履行劳务合同,与用人单位沟通之后,用人单位拒绝赔偿的话,劳动者可以依法去用人单位所在的劳动行政部门去投诉反映这个情况,理性的表达自己的诉求以及自己应该被赔偿的金额,采用法律的武器去捍卫自己应该享有的权益。
    一、公司异地搬迁补偿标准
    公司异地搬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自有的土地并在地上自建厂房,一种是租赁的土地自建的厂房,另外一种是租赁的土地租赁的厂房。这三种情况公司异地搬迁的补偿标准差别很大,基本上说自有的土地自建的厂房能够得到全额的补偿,既能得到土地本身的价值补偿也能得到企业厂房建筑物、构筑物的补偿。
    针对于公司异地搬迁,公司在自有土地上所建的厂房肯定要进行补偿的,搬迁之后厂房的使用使用权力归于灭失,与此相对应的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以及构筑附属物和添附物的补偿也是有的。
    公司异地搬迁必然会遭受到停产停业的损失,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是要求营业执照,纳税登记,纳税凭证以及是经营行为同时具备才可以获得。另外一块就是一个可移动设备的搬迁、调试费用以及功能损失费用。值得一提的是,原厂房中原材料半成品的损失费用也是在搬迁补偿之中的。
    涉及到员工这一块,有一个解聘员工的安置补偿费用,虽然在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属于拆迁当事人相互协商争取的项目,如果拆迁导致员工解聘,那么就应当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结合劳动法给予相应的补偿。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
    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
    对评估确定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制定过程中,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二、用人单位异地搬迁如何计算员工的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异地搬迁,用人单位以此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服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21: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