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
释义 | 死刑复核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对于不上诉或抗诉、或上诉抗诉不针对事实认定的案件,法院可采用非开庭审理;二是对于上诉或抗诉针对事实认定的案件,法院应采用开庭审理。 法律分析 死刑复核方式有两种: 一、对于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以及虽然提出了上诉或者抗诉,但不是针对事实认定而是针对法律适用或程序问题的案件,法院可以采用非开庭的方式进行审理。 二、对于一审判处死刑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检察机关提出抗诉,并且是针对事实认定提出的案件,法院应当采用开庭审理的方式。 拓展延伸 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判决的审查与复核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判决的审查与复核程序是中国司法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旦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复核,以确保判决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复核程序包括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审查,以及对法律适用的评估。最高人民法院会仔细审查判决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此外,被告人和其辩护人也有权提出申诉,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对判决进行复核。通过严格的审查和复核程序,最高人民法院确保了死刑判决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了司法公正和人权保护。 结语 死刑复核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对于未上诉或抗诉的一审死刑案件,法院可采用非开庭审理;二是对于上诉或抗诉事实认定的一审死刑案件,法院应采用开庭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判决进行严格的审查与复核,确保判决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有权提出申诉,要求复核。通过这一程序,最高人民法院维护司法公正和人权保护。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247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