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所有缴费时间的平均值。有的地区没有视同缴费指数的,只计算实际缴费时间。第二是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是具体到每一个月的。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待遇越高。最后是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很关键。相同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的情况下,越发达的地区退休社会平均工资越高,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越高。我国存在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政策,只要在退休前在当地养老保险交费满10年就可以。比如说在某欠发达的地区按照3000元缴费基数缴纳社保满一年,3000元是当地最低缴费基数了,当年的缴费指数就是0.6。如果在当地办理退休,未来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退休时是1万元,每月只能领取80元的基础养老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