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应急立法的基本原则与体系
释义
    我国应急类法律主要按照事件来立法,包括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政府、行业和企业颁布的规章、企业发布的规定以及与应急救援活动相关的标准或管理办法。目前应急管理缺乏统一要求,企业和部门在制定文件时需参考相关规定,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可根据规定和实际需要制定预案,发布的企业文件可作为执行应急活动的依据。
    法律分析
    我国应急类法律主要按照事件来立法。
    法制建设是应急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关的法规可分为四个层次:
    1、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
    2、由政府、行业和企业颁布的应急救援管理的相关规章或条例等;
    3、包括预案在内的以企业发布令形式颁布的规定等;
    4、与应急救援活动直接有关的一些标准或管理办法。
    目前,应急管理还缺乏统一的要求,各个企业和部门在制定此类文件过程中需要参考相关的规定和要求,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在制定预案时,企业内部也可根据现有的一些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一些规定和要求,包括计划和程序等内容。这些企业文件一经发布,也可视为执行应急活动的依据。
    拓展延伸
    我国应急管理法的基本原则与体系
    我国应急管理法的基本原则与体系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科学决策、依法管理、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等。这些原则旨在提高应急管理的效能和响应能力。其次,应急管理体系包括了组织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信息系统体系、资源保障体系等。这些体系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急管理机制,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我国应急管理法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升国家的应急管理水平,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结语
    我国应急管理法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升国家的应急管理水平,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应急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的要求和标准,需要各企业和部门参考相关规定和要求,以制定相应的文件。然而,我国应急管理法的基本原则和体系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保障。通过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科学决策、依法管理、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等基本原则,以及组织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信息系统体系、资源保障体系等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我们能够提高应急管理的效能和响应能力,确保公众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十七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第十八条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7 16: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