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违反民爆物品管理规章的处罚措施
释义
    违反民用爆炸物品管理规章的行为将受到罚款、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处罚。违法行为应由公安机关调查,收集证据并表明执法身份。对于未标识、未登记、未编码的爆炸物品,超出购买许可的品种或数量购买,使用现金或实物交易,未保存相关证件,未备案销售、购买、进出口,未建立登记制度或未核销运输许可证的单位,将面临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能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法律分析
    按照相关法律的规章,如果有违反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购买、进出等管理规章行为的会有以下的处罚:
    1、罚款;
    2、责令停产停业;
    3、吊销许可证。公安机关调查违法行为时,应当表明执法身份。全面、及时、合法收集能够证实违法行为是否存在、违法情节轻重的证据。我国法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一)未按照规章对民用爆炸物品做出警示标识、登记标识或者未对雷管编码打号的;(二)超出购买许可的品种、数量购买民用爆炸物品的;(三)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民用爆炸物品交易的;(四)未按照规章保存购买单位的许可证、银行账户转账凭证、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的;(五)销售、购买、进出口民用爆炸物品,未按照规章向公安机关备案的;(六)未按照规章建立民用爆炸物品登记制度,如实将本单位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储存、使用民用爆炸物品的品种、数量和流向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的;(七)未按照规章将《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交回发证机关核销的。
    拓展延伸
    民爆物品违规行为的法律惩罚措施
    民爆物品违规行为的法律惩罚措施是指对违反民爆物品管理规章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的措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违规行为包括非法制造、储存、运输、销售民爆物品等行为。对于这些违规行为,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处罚措施,如罚款、行政拘留、吊销许可证、刑事处罚等。具体的处罚力度和措施会根据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危害程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有所不同。通过对违规行为进行法律惩罚,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众安全,促进民爆物品的合法合规管理。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章,对违反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购买、进出等管理规章行为的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和吊销许可证。公安机关在调查违法行为时,应当表明执法身份,并全面、及时、合法收集能够证实违法行为的证据。对于违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民爆物品违规行为的法律惩罚措施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促进民爆物品的合法合规管理。
    法律依据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160;违反本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一)未按照规章对民用爆炸物品做出警示标识、登记标识或者未对雷管编码打号的;(二)超出购买许可的品种、数量购买民用爆炸物品的;(三)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民用爆炸物品交易的;(四)未按照规章保存购买单位的许可证、银行账户转账凭证、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的;(五)销售、购买、进出口民用爆炸物品,未按照规章向公安机关备案的;(六)未按照规章建立民用爆炸物品登记制度,如实将本单位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储存、使用民用爆炸物品的品种、数量和流向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的;(七)未按照规章将《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交回发证机关核销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6: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