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方面?
释义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等。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协调劳资关系,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提升其地位。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其属于劳动法律体系,保护劳动者权益;另一种认为其属于私法领域,要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权益。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合法原则、公平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二、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就是为了协调劳资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提升劳动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它代表了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共同价值取向。劳动法以谋求劳动者的整体利益为己任,因此具有浓厚的社会法色彩。
    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有两个观点:
    劳动合同法具有明显的社会法属性,属于劳动法律体系范畴,因此应当秉承所确立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主张以作为立法依据的观点则认为,劳动合同法属于私法领域,劳动合同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合同的特性要求应当对双方当事人予以平等保护,仅仅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失法律公平。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及其适用范围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原则、公平原则、保护原则、协商一致原则等。平等自愿原则意味着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基于双方自愿,不存在强制性质。公平原则要求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条件应公平合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原则强调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禁止雇主歧视、虐待或剥削劳动者。协商一致原则强调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应基于双方的协商一致。劳动合同法适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涵盖各个行业和岗位。它确保了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也规范了用人单位的行为,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语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公平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协调劳资关系,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提升劳动者的地位。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其属于劳动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另一种认为其属于私法领域。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确保了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规范了用人单位的行为,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的种类】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生效】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6: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