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环境民事诉讼的主体必须是哪些
释义
    环境民事诉讼的主体必须是符合法律法律的具体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应当保护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起诉权。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二、劳务分包合同未签订发生纠纷怎么办
    当事人在劳务分包后未签合同但出现纠纷的,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行政赔偿诉讼适用的范围
    行政赔偿诉讼适用范围如下所示:
    1、原告是行政侵权行为的受害人。
    2、有明确的被告。行政赔偿诉讼的被告是执行行政职权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及其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相应的事实根据。原告提起赔偿诉讼,必须有明确具体的诉讼请求,提供有关证据材料。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及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赔偿诉讼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赔偿诉讼管辖适用行政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
    5、原告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的,必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的先行处理,这是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前提条件。
    6、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起诉。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当事人提出赔偿请求的时效为2年,从侵害行为被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对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应当在赔偿义务机关处理期限届满后的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0: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