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职务犯罪是指公职人员在职务行使过程中,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以导致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个人权益遭到损害为目的的犯罪行为。因为职务犯罪严重侵犯职业道德和社会公信力,所以从职务犯罪中恢复职业信誉需要一定时间。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九条:公职人员犯罪的,除依法受处罚外,还应当受到纪律处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五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记过、行政警告、降级、撤职、开除等处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因职务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给予开除公职处分:(一)犯罪后不认罪、不悔罪的;(二)在刑事执行过程中有严重不良表现的;(三)在党的纪律处分决定作出后,仍不思悔改,或者不担负起纠正错误的责任的。 因此,从职务犯罪中恢复职业信誉需要公务员自觉接受处罚,积极反思自己的错误,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职业责任。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表现,逐渐恢复社会对其的信任,才能最终获得职业信誉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