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二手房购买合同中,明确房屋维修的责任方及分工是非常重要的事项。根据《合同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买卖双方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维修责任,同时合同中的维修条款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法律依据: 1.《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等,约定必要的内容。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七条:生产者、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实行质量保证,保证其适用期限、使用性能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合同约定的规定。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等条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五)合同中的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等条款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4.《物权法》第二十五条:物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对物业进行维修、保养。物业需要维修保养的,物权人有义务参加或者按照约定负担维修、保养费用。 因此,在二手房购买合同中,买卖双方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约定必要的维修条款,同时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合同中的维修条款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