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执行行政过程中有哪些重要方面 |
释义 | 行政执行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这三个阶段。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实施阶段,直接关系到行政执行的效果。 刑罚执行机关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刑罚的执行机关都有人民法院、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公安机关、社区矫正机构、交付执行等。具体内容如下: 1.主刑: (1)管制:原来为公安机关,《修正案八》修改为社区矫正组织。法院在判决时可以做禁止令。 所谓禁止令,是指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拘役:公安机关。 有期徒刑:监狱,如果余刑在3个月以下,由看守所执行。 无期徒刑:监狱。 死缓:监狱。 死刑立即执行:法院。 附加刑: 罚金:法院。 剥夺政治权利:公安机关。 没收财产:法院。 刑罚的特殊执行方式与变更 缓刑:原来为公安机关,《修正案八》修改为社区矫正组织。法院在判决时可以做禁止令。 减刑:主刑由哪个机关执行,减刑以后仍然由哪个机关执行。 假释:原来为公安机关,《修正案八》修改为社区矫正组织。 (4)监外执行: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修改为社区矫正组织。 行政处罚过程中当事人享有哪些权利 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当事人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一条,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行政执行是指哪些 行政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充分调动政府资源,通过一定运作机制,逐级贯彻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的政策、决策,推行国家政务和执行行政决定,以落实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诸任务的全部活动过程。 行政处罚主观故意包含哪些方面 行政处罚中的主观因素,是指违法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主观上对行为和结果的认知状态。主观因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1、直接故意,行为人知道行为必然产生结果并希望结果发生。 2、间接故意,行为人知道行为必然产生结果并放任结果发生。 3、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知道行为可能产生结果并轻信自己能够避免。 4、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认识到行为及其结果的发生也不希望发生。 符合上述4种情形之一的,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均为有过错,反之则为无过错。 数罪并罚中有附加刑的附加刑是否执行 数罪并罚中有附加刑的附加刑是需要执行的,并且附加刑有几个就要执行几个,附加刑的种类相同,合并执行,种类不相同的就分别执行。我国刑法当中的附加刑其实就是罚金刑,如果犯罪嫌疑人同时触犯了两种罪名,两种罪名都有附加刑的,就合并缴纳罚金即可。《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该内容由 曲兴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