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被撞怎么定责 |
释义 | 非机动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被撞,一般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具体的责任划分需要根据交警部门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进行认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综合考虑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规则是过错认定原则。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即指有因果关系的行为在事故中的所起的作用,过错的严重程度。其中“过错的严重程度”是以“当事人的行为”为前提,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先看“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然后,确定该行为过错的严重程度”。非机动车行驶在机动车道属于违规的行为,非机动车一方都不可避免地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一、交通事故责任是这么确定的? 交通事故责任的确认是交警根据当事人的行为,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交警将根据当事人的行为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应当在查获交通事故车辆和驾驶员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鉴定的,应当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二、行人横穿马路被撞谁的责任 行人横穿马路被撞,如果机动车一方不存在过错,则一般由该行人负全责。但是机动车一方需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具体的由谁承担事故责任,应当根据交警制作的交通事故责任定书为准。 一、处理交通事故步骤是: 1、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二、交通事故主要赔偿项目及标准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3、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总而言之,一般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