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单位犯罪起点标准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
释义 | 单位犯罪的处罚一般采取双罚制,即对单位判罚金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刑,但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和社会危害程度差异,个别情况下可采用代罚制或其他法律规定的处罚方式。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满足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的行为即单位犯罪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 1、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一律适用双罚制的原则,尚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和符合犯罪的实际情况。 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规定,即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个别的单位犯罪未采用双罚制,而实行了代罚制,即对单位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刑法》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拓展延伸 单位犯罪起点标准的法律定义及其适用范围 单位犯罪起点标准的法律定义是指在刑法中对于单位犯罪行为的起点条件所作出的明确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单位犯罪起点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单位的组织结构和法定代表人的行为;二是单位的违法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对于单位犯罪的认定,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条件。适用范围上,单位犯罪起点标准适用于各类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犯罪起点标准的明确定义和适用范围的界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结语 根据刑法规定,单位犯罪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但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和社会危害程度的差异,一律适用双罚制难以准确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因此,法律作了例外规定,根据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进行处罚。部分单位犯罪采用代罚制,即对单位不判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单位犯罪起点标准的明确定义和适用范围的界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阻碍企业领导干部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企业所在地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企业领导干部依法执行职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2009年8月27日删除) 扰乱企业的秩序,致使生产、营业、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由企业所在地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 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