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自诉附带民事状 |
释义 | 可以的,刑事附带民事自诉案件的程序: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状,或者接受口头起诉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应当受理,不符合的,裁定驳回起诉。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在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经调解无法达成协议的,应当一并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一、什么是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 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是指法院对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庭前审查,以决定是否开庭审判的活动。 (一)凡是提起公诉的案件: 1.法院都应当受理:对于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法院都应当受理。 2.都必须进行[程序性/书面]审查[必经程序]: (1)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案卷材料/证据的: A.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B.不得以上述材料不充足为由而不开庭审判。 (2)如果检察院移送的材料中缺少上述材料的: A.法院可以通知检察院补充材料; B.检察院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补送。 (二)、审查期限计入审限: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的期限计入法院的审理期限。 1.按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7日内审查完毕; 2.按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3日内审查完毕。 (三)、法院的审查内容[检察院提起公诉移送材料要求]: 1.是否属于本院管辖; 2.起诉书是否写明被告人的身份,是否受过或者正在接受刑事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羁押地点,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情节; 3.是否移送证明指控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包括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批准决定和所收集的证据材料; 4.是否查封/扣押/冻结被告人的违法所得/其他涉案财物,并附证明相关财物依法应当追缴的证据材料; 5.是否列明被害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是否附有证人、鉴定人名单;是否申请法庭通知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并列明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是否附有需要保护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名单; 6.当事人已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已接受法律援助的,是否列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7.是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是否列明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是否附有相关证据材料; 8.侦查、审查起诉程序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是否齐全; 9.有无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提示】审查内容包括: ①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管辖; ②起诉书指控的被告人的身份、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犯罪事实、危害后果和罪名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情节等是否明确; ③起诉书中是否载明被告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羁押地点、是否在案以及有无扣押、冻结在案的被告人的财物及存放地点;是否列明被害人的姓名、住址、通讯处,为保护被害人而不宜列明的,应当单独移送被害人名单; ④是否附有起诉前收集的证据的目录; ⑤是否附有能够证明指控犯罪行为性质、情节等内容的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 ⑥是否附有起诉前提供了证言的证人名单;证人名单应当分别列明出庭作证和拟不出庭作证的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和通讯处; ⑦已委托辩护人、代理人的,是否附有辩护人、代理人的姓名、住址、通讯处明确的名单; ⑧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是否附有相关证据材料; ⑨侦查、起诉程序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复印件是否完备; ⑩有无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二)至(六)项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四)、法院审查后处理:对公诉案件是否受理,应当在7日内审查完毕。 1.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应当退回检察院,并告知被害人有权提起自诉; 2.不属于本院管辖/被告人不在案的,应当退回检察院; 3.不符合前条第二项至第八项规定之一,需要补充材料的,应当通知检察院在3日内补送; 4.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95条第三项规定宣告被告人无罪后,检察院根据新的事实、证据重新起诉的,应当依法受理; 5.依照本解释第242条规定裁定准许撤诉的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重新起诉的,应当退回检察院; 6.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退回检察院; 7.被告人真实身份不明,但符合刑事诉讼法第258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依法受理。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自诉流程是怎么样的? 1、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提起自诉的,应当提交刑事自诉状。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状。 2、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2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带为告诉的人。对于已经立案的,经审查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起诉。但当自诉人又提出新的足以证明被告有罪的证据而再次起诉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法院受刑事自诉案件后,准备开庭事宜。如向被告人送达自诉状或口诉笔录副本,确定开庭日期,传唤当事人,通知证人出庭,公开审判的应先期公布有关事项等。 4、自诉案件可以调解。法院审理自诉案件,可以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刑事调解书,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没有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应当及时作出判决。 5、在宣判前,自诉人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双方当事人和解后,自诉人可以申请撤回自诉。对申请撤回自诉的,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准许,记入笔录并通知双方当事人结束诉讼。 6、庭审结束,法院依法判决,双方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上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