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讨薪要多久 |
释义 | 劳动仲裁讨薪的时间会分为以下阶段: 1、受理阶段:当事人提交申请后,劳动仲裁委员会会对申请进行受理,并通知被申请人。这个阶段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 2、调解阶段:在受理申请后,仲裁机构会尝试进行调解,协调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如果调解成功,整个过程可能只需要几天或者几周时间。如果调解失败,则进入仲裁阶段; 3、仲裁阶段:仲裁员会组织双方举行听证会,听取证人证言,查看证据材料,并进行法律分析和裁决。这个阶段的时间因案件复杂程度而不同,一般需要数周到数月不等; 4、裁决生效阶段:如果仲裁员作出了裁决,当事人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履行裁决。如果被申请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会引起一定的诉讼时间。 劳动仲裁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形: 1、工资和福利待遇:包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待遇等; 2、工作时间和休假:包括加班、节假日、年假、病假、事假、婚假、产假、陪产假等; 3、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和使用等; 4、解除劳动合同:包括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程序、补偿等; 5、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续签等; 6、违法行为的赔偿:包括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造成申请人损失的赔偿等。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是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时,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仲裁的一种方式。劳动仲裁的范畴包括劳动合同纠纷、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等方面。劳动仲裁旨在通过调解、仲裁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