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后有什么影响 |
释义 | 对今后无任何影响。仲裁过后,不会留下任何记录。 发生劳动纠纷,双方当事人可以先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力,也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手段之一,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只会让用人单位不敢侵犯,更加重视,不会有其它负面影响。 一、老板欠工资怎么办 老板拖欠工资的,有以下解决方法:找老板进行协商、调解,最好再让老板写个欠条,留下证据;协商不成的,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应该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证据,以支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合同到期不续签需要赔偿吗 合同到期,如果公司不再续签,员工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续签,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即每满一年工作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超过6个月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半年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为:本人最近一年工资的月平均数。如果经济补偿金的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用人单位侵害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一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首先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解决。第二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要求查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话,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去提出申请。请求调解或者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三、辞职后公司多发工资要不要退 要退还。离职后工资多发不退还,如果金额较小,通常用人单位不会予以追究,如果金额较大,用人单位可以到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劳动者支付不得当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