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签订劳动合同签署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释义
    保密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约定保护信息不向第三方披露的协议。违反协议将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无必然关系,可以单独签订。签署保密协议而未签劳动合同也是有效的。
    法律分析
    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并不存在一个隶属关系。当事人之间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中添加保密条款,也可以在劳动合同之外单独签订一份保密协议。所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而只是签保密协议是有效的。
    拓展延伸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雇佣关系下的保密协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基础,保密协议是双方约定的一种法律行为。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雇佣关系下,保密协议的法律效力存在争议。一方面,保密协议体现了双方的意愿和约定,可以作为一种证据来维护保密权益。另一方面,劳动合同作为雇佣关系的法律依据,未签订劳动合同意味着缺乏法律约束力,可能影响保密协议的有效性。因此,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雇佣关系下的保密协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包括双方的意愿、保密内容的重要性、保密协议的明确性等因素,并在法律监管下进行评估和解决。
    结语
    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并不存在一个隶属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雇佣关系下,保密协议的法律效力存在争议。一方面,保密协议体现了双方的意愿和约定,可以作为一种证据来维护保密权益。另一方面,未签订劳动合同意味着缺乏法律约束力,可能影响保密协议的有效性。因此,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雇佣关系下的保密协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并在法律监管下进行评估和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1: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