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新民事诉讼法生效时间是多久
释义
    目前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是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
    我国民事诉讼法制定于1991年,并经三次修正,具体历程如下: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该法于同日起施行;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的决定》
    ,第二次修正;
    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和的决定》
    ,对民事诉讼法进行第三次修正并公布,这就是我国目前现行的民事诉讼法,该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最近一次民事诉讼法修改时间是多久
    最近一次民事诉讼法修改时间是2017年6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常用的民事诉讼法诉讼时效是多久呢?
    民事诉讼时效,指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时效,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的抗辩权。根据法律规定,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船舶的抵押权生效时间是多久
    船舶的抵押权生效时间自在船舶登记机关登记后生效。
    我国法律规定,船舶抵押权、光船租赁权的设定、转移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船舶登记条例》第六条船舶抵押权、光船租赁权的设定、转移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效是多久的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相关法律规定
    《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效是多久的,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期限制度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法律依据】
    《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该内容由 苑学宁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