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财产约定在法律上的效力是什么? |
释义 | 夫妻财产约定的法律效力及注意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并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若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妻一方对外债务应以个人财产清偿。注意事项包括明确约定内容、遵守约定形式、告知第三人以及保留相关证据。夫妻财产约定可减少财产引发的矛盾,尤其在父母参与房产购买时,建议请专业律师审查约定内容。 法律分析 一、夫妻约定财产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1、夫妻约定财产的法律效力是指: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二、进行夫妻财产约定的注意事项 1、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2、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夫妻一方对此负有举证责任。 3、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既可以对婚前一方的财产约定其归属,也可以约定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归属。但应注意两点: (1)约定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其目的是能够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纠纷或者方便日后纠纷的处理解决; (2)约定由夫妻一方独自承担对外所负债务时,应对第三人履行告知义务,并且保留相关证据。 进行了夫妻财产约定,可以减少夫妻因为财产引发的矛盾。尤其是在购买房产时父母参与出资的情况,进行夫妻财产约定可以减少双方家庭之间的猜忌、纠纷。但是约定要合法有效、内容明确没有争议,最好请专业婚姻家庭律师审查一下自己起草的约定内容。 结语 夫妻约定财产,需采用书面形式,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注意事项包括明确约定内容、告知第三人、保留相关证据等。夫妻财产约定能减少因财产引发的矛盾,尤其在父母参与房产出资时更应审慎。建议请专业婚姻家庭律师审查约定内容,确保其合法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九条 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适用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