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起诉能异地吗 |
释义 | 劳动者遭受工伤,在哪里诉讼维权,直接确定劳动者的维权成本,也是劳动者极其关注的一个问题。工伤待遇赔偿纠纷目前仍属于劳动争议,依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提起关于工伤待遇赔偿的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所在地和劳动合同履行地,分别在两个地方,劳动者当然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管辖地,去异地仲裁维权。另外,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的,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由此可知,虽然用人单位注册地在本地,但主要办事机构却在异地,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也是可以异地仲裁维权的。但大的原则上,如果这个异地,不是双方劳动合同履行地,也不是用人单位所在地,那么,这种异地起诉是无任何法律依据的,不应被法律认可的。 一、工伤保险争议仲裁条件有哪些 如果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工伤保险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二、劳动调解需要多长时间 劳资纠纷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发生劳动争议,如果劳动者直接选择走诉讼途径维权,先后可能会经过仲裁、壹审和二审程序,在这漫长的诉讼程序中,不仅会大量耗费劳动者的时间和精力,也会因结果的不确定性,给劳动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金钱损失。因此为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在劳资双方发生争议时,可以申请当地工会、仲裁委或其他基层调解组织等机构进行调解。以期尽快解决纠纷,具体的调解需要的时长,我国并未从法律上做强制限制,只要能更快更高效的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纠纷,调解的时间和方式都可以灵活把握,目的是给双方一个相对宽松的调解环境。当然,调解属于自愿原则,劳动者如果认为调解程序不能很好的解决纠纷,并且延误了自己的维权时机,那么劳动者有权随时放弃调解,终结调解程序,直接就纠纷事宜提起劳动仲裁,由仲裁委对纠纷进行裁决。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八条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的,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有多个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由最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案件受理后,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发生变化的,不改变争议仲裁的管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